吉林醫(yī)藥學院附屬醫(yī)院竭誠為您服務
今日日期:2025年05月07日 Wednesday 20:29:18
吉林醫(yī)藥學院附屬醫(yī)院竭誠為您服務
今日日期:2025年05月07日 Wednesday 20:29:18
GREEN HOSPITAL · 465
來源: 時間:2023-04-04 瀏覽次數(shù):4437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,,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,。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環(huán),形成敗血癥,最后局限于腦膜及脊髓膜,,形成化膿性腦脊髓膜病變,。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有發(fā)熱,,頭痛,、嘔吐、皮膚瘀點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,,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,。
1.輕型
多見于流腦流行時,病變輕微,,臨床表現(xiàn)為低熱,、輕微頭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癥狀,皮膚可有少數(shù)細小出血點和腦膜刺激征,。腦脊液多無明顯變化,咽拭子培養(yǎng)可有病原菌,。
2.普通型(最常見,,占全部病例的90%以上)
分為4期,其特點分別為:
(1)前驅期(上呼吸道感染期) 約為1~2天,,可有低熱,、咽痛、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,。多數(shù)病人無此期表現(xiàn),。
(2)敗血癥期 突發(fā)或前驅期后突然寒戰(zhàn)、高熱、伴頭痛,、肌肉酸痛,、食欲減退及精神萎縮等毒血癥癥狀。幼兒則有哭鬧不安,、因皮膚感覺過敏而拒抱,,以及驚厥等。少數(shù)病人有關節(jié)痛,、脾腫大,。此期的特征性表現(xiàn)是皮疹,通常為瘀點或瘀斑,,70%~90%病人有皮膚或黏膜淤斑點或淤斑,,直徑1mm~2cm,開始為鮮紅色,,后為紫紅色,,最早見于眼結膜和口腔黏膜,大小不一,,多少不等,,分布不均,以肩,、肘,、臀等易受壓處多見,色澤鮮紅,,后變?yōu)樽霞t,。嚴重者淤斑迅速擴大,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出現(xiàn)紫黑色壞死或形成大皰,,如壞死累及皮下組織可留瘢痕,。多數(shù)患者12~24小時發(fā)展致腦膜炎期。
(3)腦膜炎期 腦膜炎癥狀多與敗血癥期癥狀同時出現(xiàn),。在前驅期癥狀基礎上出現(xiàn)劇烈頭痛,、頻繁嘔吐、狂躁以及腦膜刺激癥狀,,血壓可升高而脈搏減慢,,重者譫妄、神志障礙及抽搐,。通常在2~5天后進入恢復期,。
(4)恢復期 經治療后體溫逐漸降至正常,皮膚淤點,、淤斑消失,。大淤斑中央壞死部位形成潰瘍,,后結痂而愈,癥狀逐漸好轉,,神經系統(tǒng)檢查正常,。約10%病人出現(xiàn)口唇皰疹。病人一般在1~3周內痊愈,。